2008-09-29

情留吉諾瓦


今天的颱風假
主流電影院門外大排長龍 皆是等著看電影的群眾們
我們決定前往 小眾市場的非主流電影 非主流戲院 去品嘗影像及音像感官

一直很喜歡去長春戲院看非主流電影
每次的影片 都會有細細的感動 存留著

今天選的這部 <情留吉諾瓦>

也許內容鋪陳沒有太多的情緒起伏.但細細的小品 卻留給我極大的呼應...

電影中的配樂 是讓我驚奇的
也許是內容鋪陳的平順 反而會多去注意其他細節的地方


其中有兩首配樂 是我所熟悉的西班牙曲風
如果沒記錯的話 是"Niza"這張專輯裡面的配樂...

回來之後看影評 發現這部電影是由Michael Nyman配樂大師所安排..
1992年因為幫澳洲電影<鋼琴師和她的情人>配樂,而紅遍全球...

很少電影的配樂會讓我如此注意 有機會可以將視覺影響關掉 細細品嘗音樂 不知道效果會如何.




>> Kerry Shale 大女兒.
喜歡他的形象,卻不喜歡那雙憎恨的雙眼


<故事內容>
在愛妻驟逝後,喬伊帶著兩個女兒移居義大利的小城吉諾瓦,希望能在異國情調的小城拋卻過往傷痛,展開新的生活。然而,一切歸零重新開始,卻遠不如想像中容易。大女兒凱莉,因為正值青春期、桀敖不馴,與喬伊充滿隔閡,成天裝扮性感地與義大利帥哥調情,無論如何勸說都不聽。這使得喬伊更加陷入沮喪。而極需父母之愛的小女兒瑪莉,卻似乎因過度思念的緣故,而時時感覺到媽媽就在自己身邊…原來,母親的身影並非瑪莉的幻覺,而是離開人世的媽媽終究放不下心愛的丈夫與家人,靈魂因而一路默默跟隨,來到吉諾瓦這風光明媚卻令人傷感的小城…
>> 取自http://tw.movie.yahoo.com/movieinfo_main.html/id=2778

<吉諾瓦Genova>
通常譯為熱那亞,位於義大利的亞平寧半島(Appennino)西北海岸頂端,瀕臨利古里亞海(Ligurian)北側,是世界知名探險家哥倫布的出生生長之地。吉諾瓦的歷史淵遠悠久,早在西元前3世紀羅馬帝國建城前,就已有利古里亞人居住於此。中世紀時憑著地理優勢,發展成一個獨立而強壯的海洋強國,與當時的威尼斯、比薩齊名。到了19世紀初期短暫地被拿破崙佔領、附屬於法國,直到1861年才併入義大利。它是義大利最大的海港之一、造船業的重心城市,同時也是煉油中心。儘管著重於重工業的發展,不過吉諾瓦也是個風光明媚的小城,因為歷史悠久之故,有許多教堂及中世紀古跡,很受歐洲旅客的青睞,素有威尼斯孿生城市之稱。
>> 取自http://tw.movie.yahoo.com/movieinfo_main.html/id=2778


Michael Nyman被封為現代極限音樂大師(和美國極限音樂大師-Philip Glass齊名...電影作品-時時刻刻
他在英國皇家音樂學院受過嚴謹的古典音樂教育,作品遍及電影,動畫,數位媒體,服裝秀,電玩和各大音樂會。早期電影方面便與彼得格林納威合作,至今兩人已完成十數部作品。他的極限音樂堅守歐陸古典樂風,並常結合莫札特,舒曼等音樂段落,將古典樂賦予新意。    
極限音樂(Minimalism),來自於六零年代的極限主義(Minimalism),又稱極簡主義。作曲家只用極少的音符和和弦譜曲,在不斷反複的段落中漸變(也許更改幾個音符,或更換/加入一種樂器)。乍聽之下,每個段落與前後幾乎相同,然而情緒卻在此堆疊,累積,氾濫,聆聽者會逐漸與音樂共振,融合。
>> 取自http://blog.sina.com.tw/melody/article.php?pbgid=3500&entryid=586377


數位媒體藝術 part-2

上個星期 忙裡偷閒 跑去當代藝術館 參觀"台北數位藝術節"
其中有兩個作品讓我離開後 還久久無法忘懷 ~

1. 情未央
Endless Love 情未央
導演: 施欣吟

2008 / Taiwan / DigiBeta / Color / 5分鐘15secs喪偶的老太太整理客廳時,看到與老伴年輕時共舞的照片,內心湧進不捨的思念,她決定尋找、拼湊、追憶出過去與老伴的甜蜜生活。An elderly widow discovers a photo of her husband and her dancing together during their early years and begins to yearn for the past. She decides to search and piece together the happy life that she once shared with her passing loved one.
.
>> 這些文字介紹 取自台北電影節網頁
也許只是一部短片 卻讓人心中感動許久...
看著老婆婆的動作,不禁想著 現在的速食愛情氾濫.這樣的故事 未來是否還能存留呢??
台灣的電影藝術..近個月很有起色. 連自己去看海角七號都贊不絕口. 這部動畫作品 有很扣人心弦的地方.發現台灣的創造力是很夠的. 只是還未被推上國際舞台罷了..
.
.
2. Se Mi Sei Vicino (If you are close to me)如果你靠近我一點
>> youtube 上面有撥放這個作品
對我而言 很難去敘述,卻讓人很震撼
我在想 數位媒體藝術如果同時能夠與傳統藝術結合 相信會產生許多令人意想不到的火花
.

2008-09-28

數位媒體藝術 part-1

最近陸老師的課程裡 給我們的資訊是"數位媒體藝術"
數位媒體藝術 是藝術嗎?
對我來說 是一種輔助藝術
也許 要如何做到將它與米勒的畫相提並論 還有一點距離
但 這不也是一種時代的變遷而發展出的新藝術風潮嗎?

上星期一 老師讓我們看了"林滋"電子藝術中心所提供的動畫創作
>>Madame Tutli - Putil

從Youtube找到這個作品的連結...
聽完每個人的分享 我覺得大家的看法都很不可思議
我想每個人生活背景的不同 看的角度也不太相同 沒有對與錯 卻有很棒的相互交流

對我而言
這部片子 像是訴說著一個女人對於改變的恐懼.
是個戰敗國的貴婦 拖著所有的家當 搭上最後一般通往自由國度的列車
心中的想像大過實際狀況...心中的恐懼大過自我的想像...漸漸的,自己越來越恐慌...
最後 看到自由的蝴蝶 才發現自己把自己綁死 才發現需要解放自我
人往往經歷太突兀的改變 無法接受的程度 是自我的想像
漸漸的 想像的恐懼太大 而實現於眼前 無法抽離

想起很久以前去帶921地震過後 受創嚴重的小朋友
那是個很深很深的記憶
那年 是地震完的隔年
那些小朋友 大部分都是育幼院的小朋友 大部分都是家園走樣 父母不在的小朋友
有的小朋友 兩眼無神
有的小朋友 一整年都不說話
有的小朋友 只會靜靜的看你
有個小朋友 突然頭髮瞬間變白
我看著他們 心裡面又害怕又心疼 但我是要帶給他們快樂的大哥哥大姐姐 怎麼可以表現哀傷的在臉上呢
只能收起自己 整頓自己的心情 好好帶這三天的營隊
這是我帶過最難過的營隊 但也是最欣慰的營隊
一個每次都只會靜靜看著你的小朋友 最後一天 他開口跟我說話
他微笑著跟我說 "姊姊掰掰..."
我感動了.............

三明治法則


三明治法則 ---
<三明治法則>提供別人意見
這個建議就是一種禮物..但撇開禮物的內容物來說...
第一層 >> 說好話
第二層 >> 給建議
第三層 >> 給期許
.
.
有時候 因為心急 而講出很不好聽的話語
有時候 因為太替對方著想 卻用不好的語氣告知
其實 這樣的方式 反而造成反效果
.
.
誰 不希望聽好話
誰 喜歡被責備
誰 希望做錯事
誰 喜歡被否定
這個法則 對未來的生活中 真的很受用無窮
.

create a brand -- Me!




老師說 : 把自己當成商品 做一個品牌吧



我心想 : 有點難又不會太難 就自我挑戰吧





A - T = Agnes Tin
Agnes是我的英文名
Tin 是我的中文名
就這樣 ~

喜歡圖像思考 卻無法畫出偉大的圖騰
喜歡文字記錄 卻無法用文字去思考東西
設計的底子不硬 卻拼了命的喜歡這塊領域
設計的技巧不硬 卻希望用手做去盡力克服

反差的血液 在身上流著
就像自己喜歡優雅的自己 喜歡當個小公主
卻又愛上安藤忠雄冷調的建築 愛上黑色基底的西裝外套
但我深深感受到 如果自己不是這樣的個性 那可能會覺得這世界是無趣的 ~







>> 我最愛的高跟鞋 曾經有一段時間無法穿 所以現在更喜愛


















>> 一直想要手做一個皮革包 歷經半年時間完成










>> 之前參加比賽 卻沒有入選的作品, 但我自己很喜歡,因為是以外婆的旗袍做為發想..



外婆過世後,一直想為他設計個東西,以前的她 總很喜歡穿旗袍,卻沒有什麼裝飾品.我幫他設計的是鑰匙圈..就用大花布的概念去做.



管他有沒有入選 自己還是很喜歡..

印 - 老街

最近兩三個月 行走了幾個台灣意象的老街

以前 參訪老街 只是參訪

沒有特殊的情感 沒有特殊的感受 只是吃吃古早味的東西罷了 ...



近兩個月

突然對舊舊街道的氣味 產生一種化學變化

不知道是否為了找尋一個素材 而對生活空間的敏銳度提高

不知道是否為了找尋自我的窗口 而對舊舊的東西產生感情





遊走穿梭在老老的街道上 ~


*看著退色的商業電影海報

*看著一小時才有一班列車行駛的軌道

*看著老奶奶賣著台灣旗袍味的大紅花布

*看著街頭上 有人將絲瓜晾在戶外的景象

*看著店舖裡 賣著同時記憶 一顆一塊錢的糖果

*看著老爺爺用古法煉製花生糖

*看著街道上老房子的屋頂建造



哇 ~ 心中有好多好多的感動 油然而生

不知道這些古早味 會不會有所傳承

不知道這些古早味 會不會永流千古

誰說台灣沒有自我的文化特性

我想 欠缺的是一種保存 & 傳承罷了 !
好想為這個做點事情... 就消費吧...至少 能夠讓這些景象留存久一點...








>> 十分街景的一角